最简单的自动分页


原来毛泽东诗词可以这么读

2008年02月13日 10:17:14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以我的年轻,面对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我想要读些什么?我不要瞻仰雕像,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间;我要看他什么时候放声大笑,什么时候又在发脾气;我要感受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人在大时代的风流沉浮;我要《战争与和平》,也要《追忆似水年华》。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不要矫饰,更害怕飞短流长。我要一种真实。

    真实绝不是那么呼之即来的,特别是已经进入历史里的伟大领袖。

    那我只能读朱向前的这本《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了——一种艺术角度的解读。作者闲庭信步在毛泽东诗词的字里行间——紧密的政治生涯里唯一可以藏匿灵魂的方舟。

    应当庆幸有这样的一位缅怀者:他阅读了4000多万字的资料,精心对比考证;他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诗歌的钻研和偏爱;他有十岁时张口就来的“毛诗”童子功。最让人兴奋的是,他有评论家直率的气质兼具作家充沛的情感捎带偏执。

    毛泽东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讲话中突然谈“文章作法”需有“神气”;毛泽东嗜书如命,默写背诵,笑谈《二十四史》让人惊讶,坚持阅读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毛泽东马背上常备文房四宝,一首《沁园春·雪》敌过千军万马,身处险情逆境时高唱“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赠田中角荣《楚辞集注》,出神入化的文化外交;毛泽东温柔多情,“堆来枕上愁”,思念可以让他落泪,“桂花酒”竟别有所指;毛泽东熬数夜创作一首小诗,又反复修改半世纪,在艺术面前诚惶诚恐,慎之又慎……

    如果你成熟练达,你一定能读到毛泽东居高临下又亲和无间,接谈之下,贤达鸿儒,欣然就范;如果你精益求精,寻根溯源,你在书里读到“笺释”和“初稿照录”,可以放心感叹,原来如此……如果你爱怀旧,在读到毛泽东给儿子蹩脚的新婚礼物时,你一定一笑一酸一唏嘘!你若钟爱毛体,书中有多幅毛泽东手书影印;你若爱好典藏,这是迄今收录最全的毛泽东诗词读本;就算你是个时尚达人,你也一定读到手机短信里的“十最箴言”!

    是不是很有“另一种”的风范!而且我更愿意相信这里的真实,诗词这扇窗,打开了就直见心灵。

    听过朱向前“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系列讲座的人说,他在讲座中平实通达,小中见大,由近及远,情至处或朗朗吟诵,或借用湖南方言模拟,或起身亲自书写毛泽东诗词。他没有抑扬顿挫的鼓点,却有牵扯你必定要听下去的力量。沿着诗词的韵脚和墨迹,他在娓娓的言谈中遍涉毛泽东的军事、政治以及情感生活。敬仰外,更似神交多年,相守相望。跟着他的解读,一个充满智慧,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领袖渐渐熔铸于听众心中。《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一书的前半部分,正是根据几十场讲座录音整理而得。

    翻阅这本书,你会深切感到,作者要给你一些,再给你一些,还要再多给你一些。因此有讲稿,有赏析,有注释,更有手书影印、初稿考据等等。书的本身还有浓浓的温暖氛围。执笔所有赏析的文字的朱寒汛,十八岁时就在散文写作上崭露头角,是朱向前之子。你可想象成书过程:父子切磋,类似古典中国式的爱与学养的交融传承,颇有古风。页页可见的琢磨之心。对“毛泽东迷”们来说,也许会觉得格外贴心吧。

    艺术总是个可以笑在最后的家伙。曾经惊天动地的伟业、翻云覆雨的权力之于传世美文,在时空的稀释下,不过文人逸事尔尔。毛泽东的政治生涯的言语盛宴还在香温缭绕,朱向前则一个华丽的转身—将目光落在璀璨诗词上。这书的角度是前瞻性的。褒与贬的狂风过后,与永恒和不朽相连的将是毛泽东诗词。它们也将是芸芸怀念者们最后情感的承载地。

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

毛泽东诗词的历史蕴涵、艺术特征和精神境界

---第三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7年8月21―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协办的第三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向会议发来贺信。逄先知、陈昊苏、李捷

、黄浩涛、沈谦芳、李小三等领导,竹内实、顾达寿、杨义、陈晋、朱向前、何火任、吴正裕、吴欢章、季世昌、施议对、丁毅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毛泽东的亲属毛新宇等70余人出席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和诗作140余篇。入选大会的论文有54篇。在研讨会上,2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了发言。

一、关于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诗词的历史蕴涵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创作的诗词,是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再现,是井冈山斗争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史诗。这个时期毛泽东创作的11首词作,真实地记述了从发动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进军赣南闽西、粉碎国民党军“围剿”、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前夕,长达七年的斗争史、创业史、探索史。在这些诗篇中,始终有一个“大我”,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红军;始终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人民支持的正义事业必胜。

    学者们认为,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从特殊的角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期取得的思想成果。毛泽东同教条主义作斗争,成功地也是极其艰难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这11首词作,正是工农武装割据、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的礼赞。它还以“战地黄花分外香”,表达了正义的革命的战争观;以“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表达了人民战争、依靠群众的观点;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表达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等等。毛泽东诗词特有的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意境,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认为,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不仅需要基于实践创新的理论创新,而且需要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来表达。毛泽东诗词正是开创了这样一个新局面,使得马克思主义原理真正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诗化载体。

    李捷认为,毛泽东诗词丰富的历史蕴涵还表现在毛泽东本人在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无论是“三落三起”,还是“四落四起”,都说明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革命浪潮有高有低,境遇有顺有逆,人的心情也会时起时伏。对此,毛泽东十分坦然。他自言:“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种心境,自然会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影响,一些诗词在豪放之中又自然地流露出些许婉约之风。然而,毛泽东毕竟是一位早已将“小我”奉献于“大我”之人,早已是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之人,因而方能“愈挫愈奋”,“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二、关于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

    在研讨会上,大家概括了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主要有:“马背上哼成的诗”、“破围和开辟”、“毛泽东诗词凸显了一种文化气象”。

    关于“马背上哼成的诗”的特征,李捷认为,这是这个时期毛泽东诗词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并非说这11首词作真的就是马背上哼成的,而是表明,这些诗词创作于战争环境之中,创作于战斗与行军的间隙,创作于“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而迸发出灵感与激情之时。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使得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显得动感十足,色彩十足,豪气十足。

    关于“破围和开辟”的特征,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晋认为,这是这一时期毛泽东词作的历史主题和审美主题,以及延伸到后来的诗词创作和政治实践中沉淀的一种永葆斗志、永远进取的精神气象。作为历史主题,破围和开辟的内涵是在“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中,创建根据地;在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历史乐观信念的坚守和展望中,开辟新的中国革命道路。作为美学主题,其典型的特征是普遍蕴含有一种艺术审美张力。

    关于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气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义认为,毛泽东诗词是独具风神的艺术品,但更为根本的是中国现代史上吐纳风云、评说春秋、飞扬情志的文化现象。所谓毛泽东诗词的精神气象,“乃是一个巨人的心灵回响,回响在现代和未来的历史回音壁之上。由此可以走近他的诗词世界的本质”。

    在研讨会上,有的学者还从军旅诗的角度,探讨了毛泽东这11首词作的艺术特色。有的学者则从战争诗与战争观的关系的角度,探讨毛泽东这一时期诗词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并提出构建毛泽东战争诗学的构想。

    三、关于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精神境界和时代价值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精华就是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不断弘扬发展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的体现。毛泽东诗词,正是这种精神以及这种精神的创造过程的艺术再现和艺术升华。

    李捷认为,毛泽东诗词中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贡献,首先就是《国歌》里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及由这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唤起的责任意识、自我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其次,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乐观主义的高度统一。这种意境,就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有的学者将毛泽东诗词反映出来的这种心态称之为“抒快与郁闷”的交织。更放大一些看,整个红军时期的艰苦斗争,何尝不是一部悲壮的斗争史。因此,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诗词,既有悲壮之感,又有豪迈之情;既有对战争的讴歌,又有对自然的赞美;既有行军疾进中的紧迫,又有远眺抒怀时的畅快。

    关于毛泽东诗词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和精神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词作,凝聚了他和工农红军、人民群众在当时拥有和迸发的革命情感、坚定意志和豪迈的理想情怀,是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在致研讨会的信中所说:“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的功勋彪炳千秋。他的思想、著作(包括他的诗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华。”“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从创立共产党到创立和建设新中国,他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这种精神反映在他的诗词里,成为他诗词独具的神韵和风采。这是普通文人雅士难以企及的境界。读他的诗词,百读、千读而不厌,越是认真地读,就越觉得受教益、受激励、受熏陶。”“毛泽东离去已经三十年了,愿他开创的伟大事业,他的光辉思想,他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永不失传。”(力荪)